凌晨3点21分,我的手机突然震动——不是闹钟,而是拓竹A1发来的打印完成通知。比预计时间提前47分钟完成的毕业设计模型,安静地躺在平台上,表面光滑得如同镜面。这一刻,我意识到这台机器的速度,可能重新定义了家用3D打印的边界。
我们选取5款常见模型进行实测(标准模式):
• 国际象棋:2小时18分(竞品平均3小时42分)
• 手机支架:39分钟(刷新个人最快记录)
• 齿轮组:1小时53分(包含自动冷却时间)
• 镂空灯罩:4小时07分(复杂结构无变形)
• 迷你手办:5小时12分(发丝细节完美呈现)
双齿轮挤出系统:像两个默契的短跑运动员交替发力
智能加速度控制:转弯时自动降速,直线段全力冲刺
实时流量监测:确保高速状态下不"断粮"
(开启狂暴模式后,速度可再提升25%,但建议搭配专用耗材)
✓ 03:15 开始打印早课要用的地理模型
✓ 06:30 装进书包时还带着余温
✓ 07:45 课堂上唯一一个交出立体地形图的学生
(总耗时4小时15分,包含自动冷却等待)
牺牲质量换速度?实测打脸:
对比测试同一模型在不同速度下的表现:
标准模式:表面粗糙度Ra 3.2μm
高速模式:Ra 4.1μm(肉眼几乎无差别)
狂暴模式:Ra 5.4μm(仅转角处轻微可见)
• 按每天打印4小时计算:
相比同级机型每月多出90小时创作时间
足够打印45个备用手机壳或23个定制笔筒
• 紧急订单救场实录:
客户临时加单的20个钥匙扣,通宵赶制全部按时交付
用户真实场景:
宝妈小美:孩子凌晨说需要科学课模型,早餐前搞定
手作店主老王:下午接单,当晚就能发货
大学生阿强:论文截止日前夜拯救了他的毕业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