拓竹 P1S 参数优化技巧:轻松提升打印质量

对于使用拓竹 3d 打印机的小伙伴来说,拓竹 P1S 绝对是不少人的心头好。它打印效率高,稳定性也不错,但想让它输出更精致的作品,参数优化可是关键一步。不少新手刚拿到机器时,总习惯用默认参数直接打印,结果有时会遇到层纹明显、边角毛糙的问题,其实只要稍微调整几个核心参数,就能让打印效果有质的飞跃。
先说说温度设置,这可是影响打印效果的重中之重。不同耗材对温度的需求不一样,就算是同一种 PLA 耗材,不同品牌的熔点也会有细微差别。如果温度太低,耗材融化不充分,挤出时容易断断续续,打印出来的模型表面会有明显的线条断层;温度太高又会让耗材过于黏稠,多余的料会粘在喷嘴上,导致模型表面出现疙瘩。建议大家从耗材包装上推荐的温度范围中间值开始试,比如 PLA 通常在 190-220℃,先设 205℃打印一小段,要是表面不光滑就往上调 5℃,要是有溢料就往下减 5℃,慢慢找到最适合自己耗材的温度,拓竹 P1S 在温度控制上很精准,稍微调整就能看到变化。
接着是打印速度,很多人觉得速度越快效率越高,但过快的速度往往会牺牲质量。拓竹 P1S 默认速度不算慢,但打印精细部件时,比如小摆件的细节纹路、模型的薄壁部分,建议把速度降下来。比如平时打印大件用 60mm/s,打印精细件就调到 30-40mm/s,这样喷嘴有足够时间把耗材均匀铺在平台上,减少层与层之间的错位。不过也不用全段都慢,像模型的实心部分,速度可以适当提高,既不影响质量又能节省时间,这种快慢结合的设置,能让拓竹 3d 打印机的性能发挥得更灵活。
然后是层高和壁厚,这两个参数直接关系到模型的质感和强度。层高越小,打印出来的模型表面越细腻,比如 0.16mm 的层高比 0.24mm 的层高,表面层纹会淡很多,适合打印需要光滑表面的模型;但层高越小打印时间也越长,要是打印结构件,追求强度的话,0.2mm 左右的层高就足够了。壁厚方面,要根据模型用途调整,日常小摆件设 1.2-1.6mm 就行,要是需要承重的零件,比如支架,就把壁厚加到 2mm 以上,而且壁厚最好是喷嘴直径的整数倍,拓竹 P1S 的喷嘴常见是 0.4mm,那壁厚设 1.2mm(3 倍喷嘴直径)、1.6mm(4 倍喷嘴直径),挤出会更均匀,避免出现空洞。
还有平台附着力,要是模型打印过程中翘边,不仅影响外观,严重时还会导致打印失败。拓竹 P1S 的加热平台效果很好,但还是要注意参数配合。首先要确保平台温度合适,PLA 耗材一般设 50-60℃,ABS 耗材要设更高;其次可以调整初始层挤出量,比如把初始层挤出量设为 105%,让第一层耗材更紧密地粘在平台上,初始层速度也建议放慢,比如 20mm/s,给耗材足够时间贴合平台,这样后续打印就不容易出问题。
最后要提醒大家,参数优化没有固定标准,每个人的耗材、打印环境不一样,适合的参数也会有差异。建议每次调整只改一个参数,打印测试模型看看效果,慢慢积累经验。拓竹 P1S 作为一款性能出色的拓竹 3d 打印机,只要掌握这些优化技巧,就能轻松打印出更高质量的作品,无论是日常玩物还是实用零件,都能让你满意。


鲁ICP备14032703号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