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按键屏到AI管家,拓竹P2S凭什么让创客疯狂打call?
玩3D打印的圈里人,没人会否认拓竹P1S的地位——正是这台CoreXY机型,把“高速稳定”的门槛拉到了中端市场,掀起了一场技术普及热潮。时隔两年,拓竹带着迭代款P2S杀回赛场,一句“承经典基因,续旗舰性能”,直接让中端机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。我们带着它连轴转了一个月,从新手入门到批量打印,终于摸清了这台“2025年中端天花板”的真实实力。
硬核升级:把高端机技术“塞进”中端机身
P2S的“焕新”不是小修小补,而是把高端H2系列的核心技术全线下放,让中端用户不用为功能溢价买单。它接住了P1S“皮实耐造”的底子,又补上了智能体验的短板,上手第一感觉就是:这才是中端机该有的样子。最戳人的升级藏在“看得见”的地方。P1S那台用着费劲的2.7英寸按键屏,终于换成了5英寸触摸屏——和H2系列同款,界面像手机APP一样好懂,新手点两下就能调参数,熟手操作起来也更顺手。更贴心的是侧面多了个U盘接口,没网的时候插盘就能打,彻底跟P1S上那麻烦的Micro SD卡说再见了,3D打印农场主再也不用抱着电脑跑机房。性能才是真本事。P2S装了和H2同款的永磁同步伺服挤出电机,8.5kg的最大挤出力,配合主动流量补偿技术,就算开600mm/s的高速打印,耗材也能稳稳定定挤出来,再也不用像老机器那样“高速必断料”。喷嘴换成了快拆设计,一卡一扣就能换,加上硬化钢材质的齿轮和喷嘴,打印PLA-CF这种纤维增强材料都不用换配件,耐磨又省心,创客们再也不用心疼喷嘴损耗。

智能加分:AI当“管家”,打印全程不用盯
如果说硬件是P2S的“肌肉”,那AI智能就是它的“大脑”。拓竹这次把智能技术揉进了打印的每一步,就算是小白,也能轻松实现“无人值守打印”。1080P摄像头升级太香了——搭配LED补光灯,远程看打印细节清清楚楚,拍延时摄影质感直接拉满。更牛的是AI监控功能,能自动识别“炒面”“裹头”这些常见故障,一发现问题就发提醒,再也不用半夜爬起来看机器。我们实测时故意用黑色材料测试,虽然识别率略低,但其他场景下都反应很快,帮我们保住了好几个快成型的模型。自适应空气循环系统必须夸。打印ABS这种工程料时,机器会自动关上进风口,把腔温稳在50°C,模型再也不会翘边;打印PLA这种低温料,又会自动吸冷风散热,不用像以前那样手动开关舱门。我们农场的师傅说,这个设计让批量打印效率提高了不少,再也不用挨个拆舱门了。

场景适配:新手、农场、创客都能用
P2S最厉害的地方,是能适配不同用户的需求。不管你是刚入门的小白,还是靠打印接单的农场主,它都能接住需求,这在中端机里太少见了。新手不用怕调平——全自动调平技术,开机就能用,“首层必成功”不是吹的,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垫A4纸一点点试。PEI弹簧钢板也是老熟人了,加热时模型粘得牢,冷却后一掰就下来,再也没有“模型粘床取不下来,硬掰把热床搞坏”的尴尬。内置的活性炭滤芯还能吸掉打印时的味道,放书房用也放心。创客们最爱的多色打印也安排上了。可选配的AMS 2 Pro系统,能自动上下料、识别耗材,最高支持20色打印,还自带65°C智能烘干功能,打印 hygroscopic材料再也不用单独买烘干机。我们打印四色小船时,换料顺畅,颜色分界线清清楚楚,1小时04分钟就搞定,比老机器快了近20分钟。
客观吐槽:这些小问题要注意
说真的,P2S的缺点不算多,但还是要跟大家说清楚。没有主动腔室加热,打印特别高端的工程料时,稳定性不如H2系列;多色打印的耗材浪费有点明显,我们测下来废料差不多是模型本身的三倍;机器提示音有点大,要是能加个音量调节就好了;还有部分预设文件打印位置会偏移,需要手动调一下。但这些小问题不影响它“真香”。新手用着省心,不用花时间学复杂操作;农场主用着省钱,低故障率能减少损耗;创客用着舒心,高速、多色、材料兼容这些需求全满足。搭配拓竹的软件生态——Bambu Studio切片软件、MakerWorld百万免费模型库、Bambu Handy手机APP远程控制,从建模到打印一站式搞定,体验感直接拉满。

最后总结:2025年中端机,选它不踩坑
拓竹P2S的出现,其实是给中端3D打印市场立了个新标杆——不是靠低价抢市场,而是靠技术下沉让用户花合理的钱,享受到旗舰级的体验。它接住了P1S的经典,又用智能升级打开了新可能,说是“2025年中端天花板”一点不夸张。最后给大家划个选购重点:刚入门想练手,它的易用性够你从新手变高手;开打印农场要效率,稳定和高速能帮你省成本;创客搞创作要花样,多色打印和材料兼容能满足脑洞。如果预算有限可以看A1 mini,追求极致性能就选H2S,但要是想“一步到位不折腾”,P2S绝对是2025年的最优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