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做了个疯狂实验:同时打印0.2mm薄壁蜂巢结构。某品牌机器成品能透光但一碰就碎,拓竹A1的版本居然能承受500g砝码!显微镜下更震撼:
普通机型:层纹像梯田,触感粗糙
拓竹A1:表面如丝绸,指甲划过几乎感受不到纹理
挑战打印高度25cm的镂空塔:
• 某竞品:第8层开始歪斜,最终成"比萨斜塔"
• 拓竹A1:全程稳如泰山,顶端0.3mm的装饰球完好无损
秘密在于其独特的震动补偿算法,就像给打印机装了"防抖云台"
从PLA到PETG,甚至柔性TPU:
普通PLA:完美呈现0.05mm的浮雕细节
炫彩丝绸料:流光效果堪比金属铸造
夜光材料:连续发光8小时不衰减
(注:打印柔性材料建议调慢20%速度)
优点耀眼,但缺点也不回避:
极速模式下,转角处会有轻微"猫耳"现象
亚光材质表面偶尔出现"泪痕"状堆积
双色打印需手动切换耗材,非全自动
专业用户彩蛋:
通过修改G代码中的回抽参数,能彻底消除细丝拉丝问题。拓竹A1的开放度让发烧友可以像改装汽车一样调校机器。
家庭用户惊喜点:
孩子科学课的太阳系模型,行星环仅0.3mm厚却不断裂;老婆要求的首饰架,蔓藤花纹清晰到能数清叶脉。最绝的是打印的"复刻"文物,连博物馆工作人员都问在哪买的。
终极结论:
拓竹A1就像班级里那个低调的学霸——不张扬却总能交出满分试卷。它可能不是参数表上最亮眼的,但当你真正把模型捧在掌心时,那种"这钱花得值"的满足感会油然而生。对于追求"打印即成品"的实用派,这或许就是最佳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