拓竹 P2S 实测:1080P 摄像头 + AI 检测,能精准揪出打印 “小毛病” 吗?

第一次遇 “炒面”:拓竹 P2S 的摄像头先我一步发现问题
上周打印一个镂空收纳盒时,我正坐在沙发上刷手机,突然收到拓竹 P2S 的 APP 提醒:“检测到耗材堆积,建议暂停检查”。快步走到机器前,果然看到喷头附近缠了一圈耗材,像揉乱的面条 —— 玩 3D 打印的都知道,这就是让人头疼的 “炒面” 问题。
更让我惊讶的是,此时打印才进行到 15%,要是没及时发现,等耗材缠得更紧,不仅模型会报废,还得拆喷头清理。后来我特意翻了 APP 记录,发现拓竹 P2S 的 1080P 摄像头每隔 2 分钟就会拍一张细节图,AI 系统通过对比正常打印轨迹,精准识别出了异常。要知道以前用老机器,我得蹲在旁边盯着,稍微分心就可能出问题,现在有了这个功能,终于能 “解放双手” 了。
对付 “裹头” 有一手:拓竹 3D 打印机的 AI 识别够灵敏吗?
“裹头” 比 “炒面” 更隐蔽 —— 耗材不是缠在喷头外,而是悄悄粘在打印件顶部,像给模型戴了顶 “小帽子”,不凑近看很难发现。有次打印小摆件,前半程一切顺利,APP 突然弹出 “疑似顶部耗材堆积” 的提示,我凑近一看,摆件顶部果然有一小团多余的耗材,要是再打印几层,这团耗材就会被压进模型里,彻底毁掉成品。
我特意做了个小测试:故意用稍微受潮的耗材(容易出现 “裹头”),看看拓竹 P2S 的反应。结果在 “裹头” 刚出现苗头,也就是耗材只凸起 0.3 毫米时,AI 就识别了出来,还在 APP 里标红了问题位置。对比之前用的打印机,往往要等 “裹头” 积到 1 毫米以上才能发现,那时模型已经有明显瑕疵了。不得不说,这台拓竹 3D 打印机的 AI 检测,在细节灵敏度上确实下了功夫。
不只是 “找茬”:1080P 摄像头还有这些实用处
拓竹 P2S 的 1080P 摄像头不只是用来抓错误,平时远程查看打印进度也特别方便。有次我出门办事,想知道模型打印到哪了,打开 APP 就能看到实时画面,连模型表面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,不用再麻烦家人帮忙拍照。要是遇到朋友问 “你的打印机打印效果怎么样”,直接截张摄像头拍的细节图发过去,比口头描述直观多了。
而且摄像头还能记录打印全过程,形成延时视频。我之前打印一个复杂模型,全程 2 小时的打印过程被浓缩成 1 分钟的小视频,看着模型从无到有 “长” 出来,成就感满满。更贴心的是,要是打印完成后发现模型有小瑕疵,还能回看视频,找到问题出在哪个阶段,方便下次调整参数,这对新手来说简直是 “纠错神器”。
真实体验:这些细节让拓竹 P2S 更接地气
不过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。比如光线暗的时候,1080P 摄像头的画面会有点模糊,AI 识别的准确率会稍微下降 —— 有次晚上打印,因为客厅灯关了,机器周围光线不足,AI 把模型表面的正常纹路误判成了小瑕疵,弹出了错误提示。后来我在打印机旁边加了个小台灯,问题就解决了。
另外,AI 目前只能识别 “炒面”“裹头” 这类常见问题,对于一些特别罕见的异常,比如耗材轻微偏移,还没法精准判断。但总的来说,对大多数用户而言,这两个最影响打印的问题能被精准识别,已经帮了大忙。毕竟在拓竹 3D 打印机的家族里,拓竹 P2S 主打的就是 “省心易用”,从摄像头和 AI 检测的表现来看,确实没让人失望。
总结:有了智能检测,新手也能少走弯路
作为一个从新手过来的玩家,我太清楚打印出错的挫败感 —— 花了几小时等待,最后得到一个满是瑕疵的模型,换谁都会心疼。拓竹 P2S 的 1080P 摄像头 + AI 错误检测,就像给打印机装了一双 “火眼金睛”,能在问题刚冒头时就及时提醒,大大降低了打印失败的概率。
对新手来说,这功能能帮你少踩很多坑;对需要长时间打印的用户,比如工作室批量生产,也能减少人工盯守的压力。虽然还有一些小细节可以优化,但从实际使用体验来看,这台拓竹 3D 打印机的智能检测功能,确实让 3D 打印变得更简单、更可靠了。


鲁ICP备14032703号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