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刚接触拓竹 3d 打印机的朋友,看到拓竹 H2D 时总会好奇:“它和常见的光固化打印机有啥不一样?” 其实两者核心技术路径完全不同,今天就从拓竹 H2D 的 FDM 原理说起,再和光固化技术逐一对比,帮大家搞懂哪种更适合自己。 先聊聊拓竹 H2D 的 “看家本领”——FDM 技术。简单说,这就像用热熔胶枪画画,只不过拓竹 H2D 把 “胶” 换成了细细的耗材线材。开机后,拓竹 H2D 的喷头会先加热到指定温度,把 PLA、ABS 这类耗材融化成软软的 “塑料泥”,然后喷头沿着预设路径移动,把融化的耗材一层一层挤在打印平台上。等下一层耗材挤出来时,上层还没完全冷却,两层就能牢牢粘在一起,慢慢堆出立体模型。
拓竹 H2D 在 FDM 技术上做了不少优化。比如它的双喷头设计,能同时用两种颜色或两种材质的耗材,打印带渐变效果或软硬结合的模型,像给小玩具做个彩色身体加软质关节,一次就能完成。还有它的自动调平功能,不用手动反复校准平台,开机后机器会自己检测平台平整度,避免打印时出现 “一边高一边低” 的问题,新手也能快速上手。
再看光固化技术,它和拓竹 H2D 的 FDM 完全是另一种思路。光固化打印机用的不是线材,而是液态的树脂,靠紫外线照射让树脂凝固。打印时,树脂槽里的液态树脂会被紫外线精准 “照出” 模型的一层形状,凝固后平台再往上抬一点,继续照下一层,直到整个模型成型。这种技术打印的模型细节特别细腻,连小零件上的纹路都能清晰呈现。
现在把拓竹 H2D 和光固化打印机放在一起比一比。从材料选择来看,拓竹 H2D 的 FDM 技术兼容性更强,能打印 PLA、ABS、TPU 等十几种耗材,比如想做个耐用的工具手柄用 ABS,做个软质手机壳用 TPU,换耗材时也不用清理树脂槽,拧下旧料盘换上新的就行;而光固化打印机只能用专用树脂,不同效果的树脂(比如透明、柔性)还得单独买,换料时要先把残留树脂倒掉,步骤更繁琐。
从打印速度来看,拓竹 H2D 在大件模型上更有优势。比如打印一个 30 厘米高的收纳盒,拓竹 H2D 用 FDM 技术大概 6 小时就能完成,中间不用盯着;光固化打印机因为要一层一层照固化,同样大小的模型可能要 10 小时以上,还得担心树脂在打印过程中流到不该去的地方。但要是打印小而精细的模型,比如指甲盖大小的饰品,光固化打印机就能更快出效果,细节也比拓竹 H2D 更精致。
从后期处理来说,拓竹 H2D 的 FDM 打印完更省心。模型从机器里取出来后,顶多剪剪支撑、用砂纸轻轻磨一下边缘,就能直接用;光固化模型取出来后,表面会粘一层没固化的树脂,得先用酒精反复擦洗,再放到紫外线灯下二次固化,不然摸起来黏糊糊的,还可能变形。而且树脂有一定刺激性,处理时得戴手套、在通风的地方操作,对新手来说门槛稍高。
从适用场景来看,拓竹 H2D 更适合日常实用模型。比如打印收纳盒、小摆件、替换零件这些,不用极致精细,但要结实耐用,拓竹 H2D 的 FDM 技术刚好能满足;光固化打印机则适合追求细节的场景,像做手办原型、珠宝设计、牙科模型这些,需要清晰的纹路和光滑的表面,光固化的优势更明显。
最后要提的是,不管是拓竹 H2D 的 FDM,还是光固化技术,都是拓竹 3d 打印机家族里的 “得力选手”,没有绝对的好坏,关键看需求。如果是新手想先试试水,打印日常用的小物件,拓竹 H2D 的 FDM 技术更易上手;要是追求模型细节,愿意花时间做后期处理,光固化会更合适。 要是你还想了解拓竹 H2D 具体能打印哪些实用模型,或者光固化打印机的操作技巧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咱们一起深挖拓竹 3d 打印机的更多玩法。